3月27日,南岳區人民政府與一齡醫院管理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攜手發展大健康產業,努力打造醫療康養產業的合作典范。
“之所以選擇衡陽,這里的營商環境好,資源豐富。”這是衡陽“栽下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”的生動寫照。
營商環境的好與壞,企業家確實最有話語權。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“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”年度榜單中,衡陽綜合排名不斷提升,2021年衡陽綜合排名全國第93位,2022年全國第55位,2023年躍升全國地級市第29位。

2023年,全國共有超過14萬家民營企業參與調查,評價對象覆蓋全國31個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,主要圍繞要素、政務、市場、法治、創新五個維度開展,并對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數據進行分析,得出營商環境總分,其含金量可見一斑。
好的營商環境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歷經持續的努力。近年來,衡陽市圍繞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目標,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連續納入“三大支撐八項重點”“發展六仗”等全市重點工作,深入實施“湘商回歸”工程,打響“六個一”工作品牌,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,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1055個。2023年,衡陽獲得11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,“一件事一次辦”高頻事項網上、掌上可辦率達95%,“12345”熱線獲評全國“品質爭先典范”稱號。截至3月27日,僅“新生兒一件事一次辦”這一個事項,全市辦件量20625件,居全省第一。

各縣市區也紛紛“出招”,常寧市全面加快湘南紡織基地建設步伐,出臺招商引資“黃金12條”,舉辦“湘商回歸”招商懇談系列活動,長期的努力使得“磁吸效應”凸顯,深受沿海紡織服裝企業的青睞,成了湘商回歸的熱土。

3月28日上午,一臺臺“定制”公交車從西渡高新區創新創業中心出發,駛往縣城中心,從此,困擾西渡高新區263家企業約1.5萬名員工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這標志著衡陽縣營商環境又向前邁了一步。
耒陽市推出“安商行動”、衡山縣推出“大綜窗”……一系列舉措促使營商環境不斷優化,護航“制造立市、文旅興城”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。
一流營商環境是最美風景,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。2023年,衡陽市新引進百億項目3個、“三類500強”項目38個,“港洽周”簽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31個,新增湘商回歸企業111家。全市經營主體總量突破60萬戶,經營主體總量連續三年穩居全省前列,新增“四上”單位856個,高新技術企業凈增217家、總數突破1000家,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省前列。衡陽連續3年上榜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,連續兩年入選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、全國數字百強市,連續多年上榜“中國外貿百強城市”,獲批“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”“全國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建設重點城市”。
尤值得一提,前不久,湖南龍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6噸紅薯火鍋粉經衡陽海關檢驗合格后啟運出口英國,這是衡陽紅薯粉產品首次出口歐洲,標志著衡陽特色產業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推動下,成功走向國際市場。